迈向碳中和:2025年欧盟碳关税制度及应对要点
欧盟碳关税(Carbon Border Adjustment Mechanism,简称CBAM)是欧盟为防止“碳泄漏”而在进口商品上实施的一种碳定价机制。自2023年10月1日启动过渡期以来,CBAM逐步在2025年迈入关键的报告与核查阶段,并将于2026年正式要求对进口商进行碳排放许可证的购买与结算。本文将从背景与缘由、核心机制、时间节点、适用范围、企业合规要点及影响分析等方面,详细解读2025年CBAM的主要内容与注意事项。
一、背景与缘由
气候目标驱动
欧盟在《欧洲绿色协议》中提出,到2030年温室气体减排至少55%,并于2050年实现“碳中和”。为确保本地减排措施不因工业转移而“打水漂”,欧盟决定对进口产品的碳含量进行定价。
防止碳泄漏
“碳泄漏”指企业因本国碳价过高,将生产转移至碳管控较弱地区,导致全球减排效果受损。CBAM通过在进口环节对碳价进行“边境调节”,弥补非欧盟生产商未承担的碳成本,有效降低碳泄漏风险。
二、核心机制
报告义务
过渡期(2023 年 10 月 1 日至 2025 年 12 月 31 日)
CBAM对进口商实行“报告义务”:无需支付碳价,但必须按照季度向欧盟提交进口货物的碳排放报告,包括直接排放(Scope 1)和部分间接排放(Scope 2)。
正式实施期(2026 年 1 月 1 日之后)
除报告外,进口商需购买相应数量的CBAM许可(以欧盟碳市场ETS许可为基准),并在进口货物售出后完成许可证交割,实际支付碳价。
核查与惩戒
欧盟成员国指定的核查机构对企业提交的排放报告进行审验;如发现虚报、漏报或逾期提交,将面临警告、罚款甚至暂停进口许可等制裁措施。
三、时间节点
四、适用范围与重点行业
CBAM 初期涵盖五大高碳密集型行业:
1.钢铁(包括热轧、冷轧、镀锌等)
2.水泥(包括普通硅酸盐水泥、特种水泥)
3.铝及铝制品
4.化肥(氮肥、磷肥等)
5.电力
此外,承载载体如石化产品、部分化工原料,也在未来可能纳入范围。
五、企业合规要点
建立碳排放核算体系
季度报告流程
迎接核查与审计
成本与价格管理
六、对中国及全球供应链的影响
提升绿色竞争力
企业若能通过提升能效、使用低碳电力、优化工艺,减少单位产品的碳排放,不仅能节省未来许可成本,更能在欧盟市场树立“绿色供应商”形象。
中小企业挑战
相对于大型集团,中小企业在碳核算与报告方面资源相对欠缺,面临更高的合规门槛。建议联合申报、委托第三方服务商,或通过行业协会集体协调。
贸易格局调整
部分依赖高碳工艺的企业,若无法快速转型,可能失去欧盟市场份额;而绿色低碳技术与服务商将迎来巨大商机。
七、结语与建议
2025年,对于CBAM而言,是从“单纯报告”向“实质支付”过度的关键一年。对于外贸企业而言,应当及早行动:
唯有如此,方能在新的全球碳定价格局中稳健前行,既履行环保责任,也保持市场竞争力。
未经东莞市雅玛森商务咨询有限公司许可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转载 转载请联系:18681071148